English

泡沫文化的自审

1998-02-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丁国强 我有话说

泡沫文化是一个价值判断,究竟哪些东西是泡沫,哪些是传世的佳作,发言权并不在泡沫文化的批判者那里。泡沫文化成了一个万能的靶子,在严肃文学的坚持者看来,通俗文学是泡沫;在理想主义者看来,现实主义作品是泡沫;在现实主义者看来,那些虚无缥缈的幻想和激情才是真正的泡沫。泡沫文化这个说法是否妥当值得深思。

文化融化在人类创造和改变历史的全过程,究竟是不是泡沫首先要用历史来检验。在同一时间段,互称对方为泡沫,除了证实了“文人相轻”那句老话外,再没有其他意义了。以“泡沫文化”为由头相互指责暴露了人们文化内涵的空虚和文化创造者的底气不足。讨论当下文化产品是昙花一现还是流芳千古注定是没有结果的。这样说,并不是因为我们缺少固定的价值尺度和批判的勇气。在“泡沫文化”阴影的笼罩下,相当一部分创作者自暴自弃,浅尝辄止,以泡沫为宿命,以流行为归宿。而有的人则陶醉在心造的幻觉中,仿佛骂别人为泡沫自己便获得了文学史大门的入场券似的。处于冷遇中的人从“泡沫”中寻求自慰,正热闹的人于“泡沫”中悟出了“人生得意须尽欢”的道理。

泡沫心理同时在“泡沫文化”的批判者与被批判者身上存在着。没有根基的一时绚烂是不值得羡慕的。可是,绚烂本身并没有多大毛病,衰落与暗淡也是社会发展与文化选择的必然结果。泡沫文化的价值在于它体现了文化创造本身的消涨规律和文化市场的调节功能。所以,我们大可不必为“泡沫”的短命而感伤,人为地挽留或制造辉煌的做法更是不可取。

还有一种“泡沫观”。有些人把“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走马灯”式的文化景观称为泡沫文化。他们依然怀念那种单一而稳定的文化秩序,视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为泡沫或者游戏。“泡沫文化”瓦解了权威,毁掉了中心,解构了传统的话语结构,让那些以价值正位自居的人心虚。真善美作为人文价值理想也是在历史阐释与文化观照中不断更新的,谁都不能代表“绝对真理”。相对而言,一切文化现象都是泡沫,泡沫与泡沫在共存中得以优化。泡沫文化是自由与繁荣的表现。文化泡沫在自我否定中生生不息,在毁灭与再生中探索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何必担心!

泡沫文化的批判者把文化分裂与失范的罪责统统推给所谓的“泡沫文化”,这显然是不合适的。提升当代文化的质量是文化人的共同使命,新的文化整合只有建立在个性自由与精神独立上。请泡沫文化的批判者不要以预言家、局外人和历史的裁决者自居。这是一个文化宽容的时代,对于文化泡沫更应当保持豁达与宽容,既然是泡沫就让它自生自灭好了。在浮躁心态的驱使下,一些粗糙的作品大量出现。对此,我们首先应当自审,先看看自己是不是“泡沫”。

我们的文坛太急功近利了,又是呼唤名著,又是进军诺贝尔奖。其实,泡沫文化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泡沫文化的批判者要当心陷入虚无主义的怪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